“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海綿城市''遵循“滲、滯、蓄、 凈、用、排”六字方針,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 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三大功能。一方面解決城市雨水集中排放造成的內澇嚴重,管網瞬時壓力過載的問題;另一方面提高雨水利用率,緩解城市缺水的問題;此外,還可以促進生物多樣性,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海綿城市實踐在不同層面有:庭院雨水系統、道路雨水系統、景觀水體系統等。這些系統會利用以下幾種技術或者綜合利用集幾種低影響開發技術設施。
1、透水鋪裝
按照材料不同可分為透水磚、透水水泥混凝土和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嵌草磚、園林鋪裝中的鵝卵石、碎石鋪裝等也屬于滲透鋪裝。透水磚鋪裝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鋪裝主要適用于廣場、停車場、人行道以及車流量和荷載較小的道路,如建筑與小區道路、市政道路的非機動車道等,透水瀝青混凝土路面還可用于機動車道。
2、屋頂綠化
也稱種植屋面,屋頂綠化也是一種美觀又經濟的節水方式。對市區各大立交橋橋體、隧道墻體進行垂直綠化,栽植爬墻虎、常春藤等攀緣類植物。在市區部分區域進行屋頂綠化,可以有效減少屋面徑流總量。
3、植草溝
指種有植被的地表溝渠,可收集、輸送和排放徑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作用。植草溝適用于建筑與小區內道路,廣場、停車場等不透水面的周邊,城市道路及城市綠地等區域,也可作為生物滯留設施、濕塘等低影響開發設施的預處理設施。
4、下沉式綠地
下沉式綠地是在綠地建設時,使綠地高程低于周圍地面一定的高程,以利于周邊雨水徑流的匯入。下凹式綠地透水性能良好,建設成本與常規綠地相近,可減少綠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環境。
海綿城市建設的六大要素
1.“滲”工程主要包括建設或改造建筑小區綠色屋頂、可滲透路面及自然地面等工程,主要目的是從源頭減少徑流,凈化初雨污染。
2.“滯”工程主要包括建設下凹式綠地、植草溝、調蓄池,主要目的是延緩徑流峰現時間。
3.“蓄”工程主要包括保護、恢復和改造城市建成區內河湖水域、濕地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建設雨水收集調蓄設施等,主要目的是降低徑流峰值流量,為雨水利用創造條件。
4.“凈”工程主要包括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綜合整治河道、建設沿岸生態緩坡及開展海灣清淤,主要目的是減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
5.“用”工程主要包括綠化澆灌、道路沖洗、洗車、冷卻用水、景觀用水等。
6.“排”工程主要包括村莊雨污分流管網改造、低洼積水點的排水設施提標改造等,主要目的是使城市豎向與人工機械設施相結合、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以及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